有一定要求的話,選購電視當然是要 4K 電視。4K 電視科技在 2016 已有一番新氣象,過往有新電視技術登場 (如 3D 顯示技術等),筆者都會以「無咩料到 」、「等下先,遲下仲平啦 !!!」。但 HDR 的推出就略有不同,帶來的視覺衝擊絕非過往個別品牌的標榜的獨家技術可媲美。由於 HDR 是技術尚新,4K HDR 訊號亦在短短一年湧現市場 (有賴於 4K 影碟的推廣),民用電視技術是否可受惠於 HDR ?經過多款 4K HDR 電視的評測可知, HDR 的實際潛能仍有待發挖。
1. 色深由 8-bit 走向 10-bit 的好處
HDR10 到底是甚麼 !? 10 是甚麼意思 ? HDR 全寫為 High Dynamic Range,而色深則由 2K 時代的 8-bit 影像提昇到 10-bit (或 12-bit)。8-bit 為三原色的演算法,每種顏色以有 2 的 8 次方位層階,換算後則為 256 種色階,再以三原色相乘就有 1600 萬種色彩。10-bit 為 2 的 10 次方,換算後為 1024 層色,再以三原色相乘……. 所得出的顏色其實有近 10 億種色,亦即是 8-bit 的 64 倍。如過往在影像中常出現的色塊漸層問題 (下右),在 10-bit 色域下就得以解決 (下左),重現圖像應有細節。
∇ 即使是在同一種顏色下,10-bit 色深亦有助於解決顏色漸層的區間問題,令圖像漸層更為平滑自然。
2. 「漏光」成 LCD 面板先天不足 玩靚 HDR 有難度 !?
在這裡要說一下 HDR 就是包含兩個重要元素,第一是有更多的色層次,第二就是有更大光暗動態。即是光位更光,暗位更暗,但硬件上是否話跟上就即時跟得上 ??? 4K 時代首要是要呈現更多的畫面細節,其實都算是做到。就是將畫面像素做得更細緻,目前已全面達標。其次是要提升光暗動態,但卻正中 LCD 電視死穴。但要增強亮度,LCD 就要靠背燈。只要將背燈加大和加光不就可以嗎? 實情並非這麼簡單 !!! LCD 本身的遮光能力其實有限,背燈太強時,LCD 屏的黑位就會擋不住背燈而出現「漏光」問題,令畫面暗位做不出應有的黑階水平。因此背燈與顯示屏亮度的精準協調,就成了 LCD 面板的成敗關鍵。
3. 像素細緻度已達標 HDR 技術有待完善
目前普遍的 HDR 電視在畫面層次、質材細緻度表現方面都已達標。但在光暗動態仍有限。要呈現最極致的 HDR 高動態對比,先決條件是要有獨立 (或局部) 開關背燈,而目前的直下式背燈技術亦是為 HDR 而生,大大改善一般邊緣式背燈技術的漏光情況。至於要呈現出最理的 HDR 畫面,LED 面板必須要朝著自行發光的 OLED 面板技術發展。光是開燈,黑是關燈。每個像素都能獨立處理,真正做出光處越光、黑處越黑。(以下兩張屏攝取自其中一款韓系 4K HDR LCD 電視。)
∇ 目前主流的 HDR 電視機在背光畫面下,整體畫面表現如人物面貌都會較 SDR 還要暗。即使是原生 4K HDR 影碟配 4K HDR 電視機,陽光下拍攝的場面,仍感受不到陽光的耀目感覺。就算是色愈更闊、色彩更濃,整體的明暗動態表現仍有不足。
Conclusion : 「眼見為實 買機時宜自備素材作比較測試」
那麼在抉擇時刻有甚麼要兼顧 ? 第一步反覆要懂得利用同一片段反覆測試幾部心儀型號。先試光位層次,表現越光者,表示可呈現明暗動態越強。如能以 UHD 影碟作測試,大家不妨留意一下片段中人物面部的光暗細節,看看是否能呈現出真實世界的層次與皮膚紋理。另外要留意是數碼電視頻譜的長期通病,如細心一看顏色的暫變層會否出現漸層、色塊。如面部特色的動態畫面時,面部細節會否出現層塊 (或不自然的模糊狀態),動態畫面出現滯後等。韓系電視機在這方面做得十分講究,動態畫面清晰度補償方面相當重手,是否受落就認真是見人見智。至於長期有一群忠實追隨者的日系機在動態補償方面就相對自然不做作,但在大動態的鏡頭下偶有出現滯後的情況,有得亦有失。總括而言,價格與規格已成正比,入手 4K HDR 時要同時兼顧價錢和實際表現,不要盲目盡信坊間謠言,親身試清楚先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