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8 年神作《蝙蝠俠:黑夜之神》出現後,以 IMAX 格式上映的巨作已經成為了電影發燒友生活的一部份。每逢有心水猛片即將以 IMAX 格式上映,爭先搶購 IMAX 優先場的戲飛都逐漸變成了一種社會現象。經歷過《星際啟示錄》搶飛潮的 Nolan 粉絲必定會對此現象習以為常。然而,網上所能索取有關全港 IMAX 戲院規格的資料實在有限,而實際的觀影效果也是進場開場後才能知曉。所以一般較少到戲院觀影的 “住家影迷” 都會因其票價及對實際觀賞效果有保留而卻步。有見及此,小編最近就走訪了全港率先引入 IMAX 播放設備的四間 UA 戲院 ,希望為各戲迷做一個簡潔的總覽,讓大家在買飛前心裡有數。
IMAX 常用格式
做過一些小研究的 IMAX 戲院常客都可能會知道,現今香港所有 IMAX 戲院皆用上了數碼格式作播放媒體。而在播放格式中,最為常見的是 IMAX DMR 的格式。此格式為 Digital Media Remastering 的縮寫。意指製片公司將影片的原生格式拷貝 (一般為 35 毫米底片) 或數碼拷貝交給 IMAX 公司作處理,以最高解像度掃描片中每格畫面,”後製” 出可供 IMAX 播放的巨幕版本。目前 IMAX DMR 播放的格式皆為 JPEG 2000,畫面比例能兼容 1.44:1、1.78:1、1.85:1、2.35:1、2.39:1 等多款影像畫面。而一般數碼影片播放格式都是 JPEG 2000,畫面比例則多數採用 1.85:1 及 2.39:1 的畫面比例。其分辨率為 1.85:1( 2048×1080 分辨率),比 2.39:1(2048×858分辨率)多出更多的畫面內容。
IMAX 規格標準
為了打破對 IMAX 戲院規格的迷思,我們在採訪當日邀得「UA CINEMAS 娛藝院線」的技術總監以了解更多 IMAX 技術層面的細則。技術總監指出了現時在港開業的 IMAX 戲院都全數符合了 IMAX 的國際標準,當中包括銀幕的大少,器材的聲畫級數都全面達標。不過,礙於各影廳的寬度、高度和投影距離略有所差別,所以觀眾會以為各戲院的播放效果會有落差。
最原味畫面格式
對於戲迷常說要的 “最原汁原味畫面” 這個迷思,官方指出是 1.44:1 的畫面比例。不過,現時尚未有一齣電影可以全部以 IMAX 攝影機拍攝。即使是以 IMAX 攝影機拍攝部分大場面的《蝙蝠俠:黑夜之神》因後製鏡頭因素,最終將原始 1.44:1 畫面比例作小幅度的裁切,以配合到其它的片段。所以當年的 “70mm IMAX 版” 在放映時也沒有作完整的全銀幕播放。然而,《黑夜之神》導演 Christopher Nolan 新作《星際啟示錄》,就創下目前影史最長的 IMAX 拍攝記錄,在片中出現長達 75 分鐘的 IMAX 片段。
另外小編亦都走訪了 IMAX 的心臟地帶,IMAX 放映室,當中最為顯眼的是兩部 IMAX 投影機。單是睇到它們的散熱孔已經知道它們要處理的工作量十分龐大,所以熱力驚人都是預料中事。據技術總監所講,不單是投影機和銀幕、投影機下的路軌、影院內的線材,甚至是 IMAX 院內的一粒螺絲都需要經 IMAX 官方認證,或是從官方直接入口。所以整個熱認證過程都極為嚴謹細緻,不容有失。
數碼 IMAX 格式時代
下圖所展示的是小編即將要試睇的新片《木昇戰紀》。據當日當值的負責人所講,此盒內的 數碼版 IMAX 電影的容量約 200 GB 左右,但畫面細緻度已經十分驚人。而字幕部分則由字幕機負責,所以盒內的版本 100% 是 “原裝入口” 的進口素材。此外,在放映機旁的一組操作台上都可以一目了然地見到現存片庫中的所有片源及貨存,所以放映工作都較菲林時代簡便得多。
IMAX HFR (48格/秒) 及 IMAX 3D
對於現時流行的 IMAX HFR (48格/秒) 的播放格式 (如 《哈比人》系列),技術總監指出,只有 UA iSquare 及 UA Cine Moko 兩間 IMAX 戲院才可以播放。此外, IMAX 電影在片長上都早已取消了限制,突破了菲林版 IMAX 時代的技術制約。而 2003 年的《廿二世紀殺人網絡2:決戰未來》就是突破這個制約的首套電影。而 IMAX 3D 眼鏡與一般的 RealD 3D 眼鏡在外型及規格上的最大差異之處是其大小是因應 IMAX 的銀幕面積而打造。此設計的好處是滿足了觀看大銀幕時視線不會被遮擋,更照顧到 IMAX 3D 採用了雙攝影機及雙投映機拍攝及放映規格。其好處是 IMAX 3D 採用的播放技術能令 3D 畫面的亮度大大提高,做出比傳統 RealD 3D 更為明亮細緻的 3D 畫面體驗。
官方認可音效格式
現時 IMAX 標準的影院是以 5.1 聲道作輸出,問到會否有意打破現時 5.1 聲道播放音效的規限,技術總監表示, IMAX 現時已經默默地進行著各種音效格式的研究和開發,所以如果官方有新公佈,香港的院方都會作相應的配合。但當日就現場所試,IMAX 影院的音效震撼性絕對令觀眾完全地震懾著,可能因為影院內的喇叭單元往往是超大功率及超大單元有關吧.
各院特色
小編特別為讀者們分別到過以下四間戲院試睇上映中的《木昇戰紀》IMAX 3D 版,希望可以令大家更清楚了解各院的特性。
-
- UA iSQUARE (尖沙咀)
- UA Cine Moko (旺角)
- 機場 UA IMAX 影院
- UA MegaBox (九龍灣)
因為四間 IMAX 戲院都全部都百分百符合 IMAX 官方的播放規格,所以任何一區 IMAX 戲院在聲畫效果理論上都是符合 IMAX 公司的電影院標準。不過,數據還數據,場地大小,環境因素都會令觀眾們的視聽感受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試過先知分曉。如之前訪談所得,其播放的 IMAX 3D 電影皆以兩組 IMAX 投影機作同步放映。雙投映機放映及採用偏振鏡片的好處是光源損失較小及畫面較影像比 RealD 3D 較為清晰細緻和穩定。所以細膩度都會較普通 3D 版和 2D 版高很多。而四間 IMAX 戲院的重點規格有以下幾項:
1. IMAX 數碼放映機兩台
2. IMAX Digital Sever 壹台
3. IMAX 3D偏振鏡片及自動切換系統兩套
4. 音響: 左、中、右主音箱、低音音箱、後置環繞聲音箱 x 2、Power Amplifer 功率放大器 7 台
小編在訪問當日試睇了 UA iSQUARE (尖沙咀) 的 IMAX 3D 版 《木昇戰紀》。此院的標準票價約 $ 160,相對 Megabox IMAX 的票價而然相差約 $20 左右,但車資及來回時間又值回票價。此院在座位數量上是全港 IMAX 電影院之冠 (2D 座位為 448 個,3D 座位為 380 個),所以算是最眾樂樂的一間巨幕戲院。而且,此院的 IMAX 入口只需上兩層扶手電梯即可,如首次到UA iSQUARE 睇 IMAX 巨幕的觀眾來講尚算易搵。基本上單看指示都可以順利進場。反觀旺角新場 UA Cine Moko 在 4/F 購票後,再要回到 3/F 找 IMAX 院就比較難找,建議如果大家第一次到旺角 IMAX 的話預早小小進場會更有預算。
iSquare IMAX (座位數量:2D電影為 448個座位, 3D電影為 380個座位)
小編特意選擇了傳說中的皇帝位 M17 作試睇,發現此位置的好處是整個畫面的屏幅都完全映入眼簾。唯獨是銀幕左右位置尚有些少虛位,所以對於喜愛 Immersive (親臨其境) 的感受,小編建議你可以坐前二至三排,大約 H 至到 K 就最有畫面包圍感啦,但字幕就會比較埋身,看得比較辛苦,如果你想 “全屏無損” 入眼,連字幕都睇得舒舒服服的話,K 到 O 幾排絕對是不二之選。而聲效上,坐在 M 排的小編感受到不錯的聲效定位感及 IMAX 式的聲壓感受,音場的連貫感及空間感稍優於之後試睇的 Moko 。
小編建議之 iSquare IMAX 皇帝位 (紅圈) 及座位區域 (黃圈)
Cine Moko IMAX (座位數量:2D電影為 268 個座位, 3D電影為 220個座位)
Moko 的放映室為售票處左手邊扶手電梯的下一層,所以首次到場觀影時記得預早到場及留意指示牌的方向啦。
Moko 的座位數目只有 iSquare 的三分之二,但座位的行距、佈局都與其四平八穩的格局不分上下,所以算是鬧市中嘆 IMAX 電影的另一個上佳選擇。
小編觀影當日選擇了 H 15 作座位,原因是害怕與銀幕距離太近看不到字幕和銀幕邊緣的影像細節。不過,如果你想感受到 IMAX 畫面的逼力,小編就建議你購買 D、E、F 等幾行的中間位置座位。在聲畫效果上,此戲院的 3D 效果與 iSqaure 的屏幕 3D 效果不分上下,其 3D 畫面的 “離幕 3D 感” 和細緻度都頗富質感。然而,此院的總體面積稍細,所以與 iSquare 相約的聲壓下就有點吃力,所以喜歡拳拳到肉的影音迷可以到此院試下被打心口啦。
小編建議 UA Cine Moko IMAX 之皇帝位 (紅圈) 及座位區域 (黃圈)
Airport IMAX (座位數量:2D 電影為 350 個座位,3D 電影為 324 個座位)
相對九龍的兩所 IMAX 戲院,機場的一間戲院就方便了旅客及經常要公幹的上班一族。此院在規格算是最均稱的一間 IMAX 戲院,所以皇帝位也多於其餘的戲院。有空到機場一遊的影迷可一試下圖黃圈所顯示的位置。小編發現 D 至 F 中間位置的座位的視覺包圍感不俗,而其公工整的佈局都令音場清晰無誤。
小編建議機場 UA IMAX 之皇帝位 (紅圈) 及座位區域 (黃圈)
MegaBox IMAX (座位數量:2D 電影為 256個座位, 3D電影為 198 個座位)
最後,最多集體回憶的一間 IMAX 戲院必定要數 Megabox 內的一間啦。此 IMAX 影廳與售票處位處為同一層,不需要像黃金地段的 IMAX 戲院有上上落落,所以算是少了一種搵影廳的煩擾。加上票價上的優勢 ( IMAX 3D 正價為 $140,2D 版約 $110) ,普羅大眾或學生哥都可能會視此院為 IMAX 性價比之選。此院的首排座位行距與銀幕較近,所以觀影時應該揀選一些地勢較高,即較後排位置的座位。F 排中間位置到 J 排中間位置都是相當不俗的觀影位置,睇到字幕、畫面全幅之餘,也對正後置喇叭的火力位,所以絕對算是上佳選擇。
小編建議 UA Megabox IMAX 之皇帝位 (紅圈) 及座位區域 (黃圈)
IMAX 3D 必睇場口
在作 IMAX 3D 試睇比較之先,小編早以在《木昇戰紀》的上影當日看過普通 2D 版。相對而言,IMAX 3D 版在置身感和投入感上都有百分百的優勢。片中最為明顯的試機位必定要數片首接近 10 分鐘的一段大型戰機追逐戲。此段空戰戲無疑為 IMAX 3D 版作安排。當日睇 2D 版大叫無癮的一幕原來就是片首最激的一幕。3D 版的價值原來就在於此。另外,此段戲的 IMAX 聲壓也較一般的版本爆澎,未知是否是一次刻意的安排呢 ? 另外,片中的片段如太空的浩瀚、飛蟲等都是別有用心之安排,所以一般的 3D /2D 版本都絕對是浪費時間。即使平時對 3D 電影甚有保留的小編都覺得兩者的差異極大。所以如果你對此類史詩式科幻片的觀影感受抱有熱誠,IMAX 3D 必定是唯一選擇。
結語
自問一向鍾意科幻片,但又對 3D 上映版抱有懷疑的小編在此行中終於搵到一個必睇 IMAX 的理由。IMAX 版本除了是一個最為忠於製作人原意的版本外,也符合到畫面應有的震撼和壓逼力。即使你坐在一般戲院最前排的位置也無可比擬其豐富的畫面細節和置身感。難怪神導 Christopher Nolan 都對 IMAX 技術情有獨鍾,多年來都以此作大型動作場景拍攝規格。想原汁原味入眼,巨幕版一定無得走雞啦。而小編也特意為大家預備了一個座位簡表,讓大家購票時有個參考。
iSquare (可播放 IMAX HFR)
座位數量:2D電影: 448個座位,3D電影: 380個座位
建議位置: H-M 行, 12-22 號座位,建議皇帝位: J17
Airport IMAX
座位數量:2D 電影: 350 個座位,3D電影: 324個座位
建議位置:D-H 行,14-24 號座位,建議皇帝位: F19
Cine Moko (可播放 IMAX HFR)
座位數量:2D電影: 268個座位,3D電影: 220個座位
建議位置:E-H 行,10-20 號座位,建議皇帝位:F15
MegaBox IMAX
座位數量:2D電影: 256個座位,3D電影: 198個座位
建議位置:F-K 行,14-22 號座位,建議皇帝位:J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