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談及 IMAX 拍攝經驗
Jeff Cronenweth 可說是科幻電影攝影的傳承人物。他的父親 Jordan Cronenweth 是《BLADE RUNNER》的得獎攝影指導。然而,Jeff 自身的作品同樣卓越。從為 George Michael 至 Taylor Swift 拍攝的經典音樂錄影,到《FIGHT CLUB》、《THE SOCIAL NETWORK》等廣受好評的電影,這位兩度奧斯卡提名攝影師在影史上留下了重要足跡。如今,他的作品將與導演 Joachim Rønning 的《TRON: ARES》一同登上 IMAX 大銀幕。
Cronenweth 接受訪問,談及他最喜愛的電影、TRON 世界觀,以及為 IMAX 拍攝的經驗。

拍攝器材及規模
1. 《TRON: ARES》專為 IMAX 拍攝。能否分享拍攝器材及拍攝規模?
我使用 RED Raptor XL 攝影機,搭配 8K 感光元件,主要取景比為 2.39:1,同時兼顧 IMAX 的 1.90:1 畫幅。RED 與 ARRI 首度合作,使我能使用 ARRI DNA LF 鏡頭並支援互換鏡頭卡口。
本片是我迄今參與的最大團隊。有些夜景外景拍攝長達七週,需要照明整個街區。第一組攝影團隊配置四台攝影機及一架航拍機,第二組亦同樣四台攝影機加一架航拍機,此外還使用一輛裝配十一台攝影機的陣列車拍攝視覺特效底片。
2. 你曾與 Fincher、Bigelow、Sorkin 等一線導演合作。與 Joachim Rønning 的合作感受如何?工作方式會因導演而異嗎?
每位導演風格不同,而我非常享受與 Joachim 的合作。他對攝影機運用獨具特色,能完整配合敘事風格,推動影像呈現,既具挑戰性又富有成就感。當然,每部電影與每位導演均獨一無二。導演帶來的美學與感性各異,我很幸運能與多位才華洋溢的導演合作。這就如同一個樂團,演奏者與樂器或許不同,但目標始終是以最大情感與誠意打動觀眾。
3. 《TRON: ARES》呈現數位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對比,你如何建構這兩個空間的視覺世界?
對我而言,數位世界 Grid 代表精準勝於情感、單一目的凌駕主觀與邏輯,以及乾淨、無縫、規範化的影像;而現實世界則反映人類的各種不完美。
IMAX 觀看建議
4. 你是原版 1982 年電影的影迷嗎?拍攝《TRON: ARES》時是否有參考原作靈感?
我欣賞 Steven Lisberger 的原版電影,也佩服當年團隊克服技術挑戰打造 TRON 世界的努力。據我所知,原版是首部使用 CGI 的長片。本片對 TRON 粉絲而言將充滿驚喜,內含多處致敬原版及《LEGACY》的元素。事實上,Ares 與 Flynn 的互動場景就發生於 1982 年原版的 Flynn Grid。
5. 對於在 IMAX 觀看與在家觀看的觀眾,你有何建議?
像《TRON: ARES》這類細膩、複雜的影片,無論是前所未見的數位世界,或現實世界中的光輪競速,若不在 IMAX 大銀幕觀看,將無法完整體驗其沉浸式效果。
6. 你自身對電影的情感是什麼?兒時喜愛的電影有哪些?如何踏入攝影指導領域?
我出生於電影世家,自幼即身處電影與電影人之中。職業生涯採取學徒制,雖然畢業於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但拍攝助理的工作已早已開始。從裝片員、第二助理、跟焦員到攝影機操作員,逐步成為攝影指導。期間有幸與 Conrad Hall、Sven Nykvist、Vilmos Zsigmond、John Toll、Haskell Wexler、Laszlo Kovacs、Allen Daviau,以及父親 Jordan Cronenweth 等大師合作。我兒時最喜愛的電影包括《THE GODFATHER》、《BLADE RUNNER》、《BARRY LYNDON》及《CITIZEN KANE》等。

最偏愛的電影
7. 若可重新在 IMAX 觀賞一部電影,你會選哪部?
我或許有所偏好,但毫無疑問會選《BLADE RUNNER》。
新聞來源:I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