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版或藍光版友可能都對 Quillermo Del Toro 這個名字感陌生。但若果你上網稍稍 Search 一下,你會發現他參與過的作品原來包括有《天魔特攻》系列、《功夫熊貓》(擔任角色造型設計顧問) 及近作《血色莊園》。而在他的云云作品中,最令小編留下深刻印象的始終都是要數《變種 DNA》及《魔間迷宮》。兩片的詭異風格至今仍影響著小編對「重口味」的定義。而 Quillermo Del Toro 近年就轉型為「兒童向」,繼將口味較濃的《天魔特攻》改造為動作喜劇外,2013 年更以《悍戰太平洋》更是開宗明義向 「機動戰士」一類日系作品致敬,以真人歐美電影而言絕對是一次十分大膽的嘗試。
∇ 小編自問對此片的劇情甚有保留,但卻甚欣賞 Quillermo Del Toro 能將「機械人打怪獸」這種看似幼稚,但又充滿童真的主題帶到「寫實風」荷李活世界。而 《悍戰太平洋》最近就推出了港版 4K UHD + BD 雙碟版裝,作為半個 Quillermo Del Toro 粉絲的小編無論如何都要到爭先了解一下其效果會有多大提升。所以小編今回又要向小瑟大王「借場」,為大家作一個詳盡評測啦。
∇ 現在好多人都會考慮用其他方式看電影, 對我地仲會買碟的一眾版友來講, 可以有香港版本的中文字幕, 暗接地另我們有多一點的欣慰呢.
5K 拍攝訊源 4K 像真重現
既然是 UHD 版,大家最關心的一定會是畫質。根據電影資訊網站 IMDB 資料指出,《悍戰太平洋》的原生視頻素材為 5K 規格,畫質理論上會比原生 4K 更出色。就實際觀察所得,4K 版《悍戰太平洋》的中距離鏡頭 (如面部特寫) 雖看似如 2K 版分別不大,但遠距離畫面如「機甲獵人」的宏觀鏡頭在 4K 下就顯出更豐富的畫面線條細節和更精確質材密度。
∇ 以 HEVC 編碼的《悍戰太平洋》平均碼率約有 30 Mbps,在碼率上屬正常,但實際效果卻有不少驚喜。值得一提是本片常出現雨花、海水紛飛場面在 4K 下顯得更富質感,與 2K 的「霞霧」形成強力對比。
∇ 人物特寫鏡頭在 2K 和 4K 下雖無太大分別,但皮膚、毛髮和衣履質材立體感都有約 20 % 的提升。如想以最貼近原 Source 嘆《悍戰太平洋》的話,4K 版是相信是目前唯一選擇。
∇ 小編較欣賞 4K 版在顏色漸層 (漸變色) 方面呈現相當自然細膩,相信是受惠於 10-bit 影像編碼及 HDR 等次世代編碼技術。
∇ 值得一提是 4K 版的預設畫面亮度明顯較 2K 暗大約 20-25 %,首個感覺是屏幕顯黑力不足。所以小編建議大家在坐定前嘆片前稍為顯示器作調整,令高光低光場景可取得一個較平衡的水平。
獨佔 Dolby Atmos 音效
值得重點一提是 4K UHD 版是目前唯一擁有 Dolby Atmos 音效的影碟版本,在聲效上與當年上映的版本一致。對於已擁有 BD 版《悍戰太平洋》的死忠粉絲來講,此聲軌才是本片「原貌」,相信要多收集一個版本也不算為過。
∇ 除片尾高潮部分是本片必試章節,中段維港之戰兩章亦是十分具壓迫感的場口。就首個感覺而言,Dolby Atmos 聲軌在高、低音兩極的爆發力雖不及 BD 版獨佔的 DTS-HDMA 聲軌,但聲音密度和細節如雨水、海浪聲及機械人肢體動作的聲音在 Atmos 下就顯得格外細緻沉實,空間移動和軌跡感的呈現力亦較 DTS-HD MA 富線條質感。
∇ 片中多段「腦波共融」場景的聲效在全景聲下顯出更多聲效細節和空間層次,置身感較 DTS-HDMA 格式強。
Conclusion : 「獨佔 Dolby Atmos 聲軌成入碟最大誘因」
《悍戰太平洋》在 BD 時代已是聲畫俱備的年度藍光碟皇。如今在 UHD 時代再下一城,在聲畫層面上再升級,以原貌呈現。而小編較驚喜是「失落」多年的原生 Dolby Atmos 聲軌終於能在本作中重見天日,對於小編這類未嘗在戲院以全景聲體驗《悍戰太平洋》一片的觀眾而言,此聲軌絕對是入碟的最大考量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