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 Jabra,會想起高水平通話表現,還是防汗及穩固佩戴的運動伙伴?Jabra 也了解這都是不少人選擇全無線藍牙耳機時的考慮,自「65t」的一代已為不少作品分為 Elite 及 Elite Active 版本,來到最新的 Elite 7 則有微妙的變化,分為 Elite 7 Pro 及 Elite 7 Active,令用家選擇時目標更清晰。
~💻評測影片在本文底部💻~
通話表現新水平 Elite 7 Pro
繼續說定位問題,過去在 Elite 及 Elite Active 之間,規格、功能等客觀條件都接近一樣,在官網以比較功能看 Elite 75t 及 Elite Active 75t,都會得到結果,唯一分別是 Elite Active 75t 有軟質防滑塗層,防水表現更好,其餘藍牙、電量等數據都是一樣,令售價及定位都稍高一點。然而這次不同,外觀雖然一樣,但 Elite 7 Pro 變成定位較高的版本,重點是品牌自家的 Jabra MultiSensor Voice 技術,集合骨傳導感應器、4 組麥克風及演算法,提升通話表現。
Jabra MultiSensor Voice 的演算法會持續分析來自麥克風的聲音,偵測到風聲的時候,就會啟動骨傳導感應器來收集聲音,配合本身的 4 組麥克風,任何時候都能確保通話的清晰度。至於前作已有的主動降噪功能,這代也繼承,而且亦可選擇降噪的強度,亦可開啟環境聆聽模式。此外亦可透過 MySound 內建立聽力檔案,以及在Sound+ app內調整 EQ 等。
加強佩戴體驗 Elite 7 Active
相比 Elite 7 Pro 使用全新的麥克風組合,Elite 7 Active 的變化也明顯,機身加入 ShakeGrip 技術,機身在液態矽膠外殼及無耳翼設計之上,亦擁有 ShakeGrip 特製塗層,令用家佩戴時更穩固。麥克峰改為 6 組設計,2 組用於降噪,4 組同於通話,而通話用的麥克風,也加上 SAATI Acoustex 的網面作防風確保通話水平。外殼經過重新設計,以 62,000個耳朵掃描數據庫得出的平均數值,再作大量測試而成,令 Elite 7 Pro 與 Elite 7 Active 機身比 Elite 75t 小16%,筆者自己第一次佩戴時也感到新外殼的纖巧。此外,兩者機身同樣符合 IP57 防水防塵標準,用於運動方面非常適合。
最後提到兩者共通的規格,同樣使用 6mm 動圈單元,帶來一定水平的表現,藍牙同樣用上 5.2 規格,支援 AAC、SBC 編碼。使用時間方面,啟動解噪播放音樂可使用 8 小時,連同充電盒計算,總使用時間達 30 小時,亦支援快速充電,只需要充電 5 分鐘就可進行 1 小時播放。
實測:調聲合乎定位
近年Qualcomm 力推不同藍牙晶片/技術,包括穩定性、聲音編碼、通話等,令部分用家以為沒有 Qualcomm 就一定輸蝕,Jabra 在這一代 Elite 系列跟Elite 85t 一樣跟市場唱反調,而入門的 Elite 3 才用 Qualcomm 技術,高階的 Elite 7 Pro 與 Elite 7 Active 繼續沒有,不過兩者於連接穩定性方面仍然非常出色,至於通話表現,Elite 7 Pro在 MultiSensor Voice 技術下,於嘈雜的街頭、車廂中仍然保持通話清晰,在全無線藍牙耳機當中,表現屬前列位置,而 Elite 7 Active 麥克風在防風網下,在路上亦有不錯的表現。
以 iPhone 11 Pro Max 於 KKBOX 平台上試聽,先連接 Elite 7 Pro,聽 AGA 《理性與任性之間》,人聲與各樂器間平衡度相當好,而人聲明亮當中帶點圓潤,演繹時咬字、力度大小亦能顯示出來。電結他等樂器線條微微帶軟,但有明確的細節,清晰而耐聽。整體感覺自然而不刻意,而對錄音也包容,一些製作上有點毛刺感的歌曲,以 Elite 7 Pro 聆聽時也顯得舒服一點。換上Elite 7 Active 聽 per se《杜松樹之鳥》,聲音佈局有輕微變化,低頻量感稍為增加,下潛亦更深,聲音大小反差明顯一點,整體更有利節奏感的表達,令人在運動時聆聽更有活力,但低頻、動態都沒有太過誇張,沒有帶來壓迫感,可以輕鬆地聽著做運動。
總結:
有別於之前的系列,這次 Elite 7 Pro 與 Elite 7 Active 定位更清晰,Elite 7 Pro 作為新的延伸,把通話表現作為優先,同時保留舒服耐聽的風格;Elite 7 Active 則繼續運動的定位,新的物料應用,令機身更為細小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穩固。兩者的分工更明確下,對於用家來說,要根據自己需要來選擇,應該不難。
♦售價:HKD$1,899(Elite 7 Pro)、HKD$1,599(Elite 7 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