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慶祝成立 95 周年的 Shure,在年初 CES 上發表全新的 AONIC 系列,有別於以往主要著重專業監聽,新作也顧及手提電話及多媒體產品的市場,特別是對無線的需求。為系列打頭陣正正就是 AONIC 50 及 AONIC 215 兩款藍牙耳機。相比以經典長壽作品 SE 215 為藍本的 AONIC 215,AONIC 50 更是全新開發的產品,也是一直偏重入耳式耳機的 Shure,首款便攜無線頭戴式耳筒。
集齊市場所需
AONIC 50 為頭戴式耳筒,同時配備降噪及藍牙無線連接,都是歐美市場近年熱門的條件。這次是品牌首次加入主動式降噪功能,在嘈雜的地方都可帶給用家寧靜的聆聽環境,同時亦備有環境聲效模式,讓用家聽到外面的聲音,與外界保持聯繫。整個操作十分簡單,在機身一按便可開啟降噪或環境聲效模式,另外還有其他按鍵進行不同的播放操作。


採用藍牙 5.0 的技術,為耳機帶來穩定的連接,而傳輸範圍也達10m。編碼方面一口氣對應 LDAC、aptX、aptX HD、aptX LL、AAC、SBC,可說是市場上最全面的規格,不論是配合 LDAC 對應 24bit/96kHz 傳輸以達至更好的音效,或是配合 aptX LL 的低延遲,帶來更理想的聲畫同步播放都一應俱全。在無線連接以外,也支援USB或3.5mm耳機連接,筆者以USB Type C線連接手提電話,HF Player App內顯示最高對應384kHz的處理(而筆者在USB Player Pro內也成功播放及處理 352.8kHz 的檔案),在同類產品來說非常少有,提供一個更高階的玩法。




把專業的聆聽帶到街上
耳機使用 50mm 大型動圈單元,加上特別設計的耳機放大器,令用家在不同地方都可得到高水平效果。對應最新的 ShurePlus PLAY 應用程式(iOS 及 Android 都能安裝),可為 AONIC 50設定 EQ、降噪效能及環境聲效模式,亦整合播放器功能,可直接於應用程式內播放歌曲。





電池使用時間為 20 小時,日常使用都足夠之餘,即使出門坐長途火車或飛機,都沒有大問題。機身造功實淨,支架富金屬感,頂墊及耳墊都用上一定厚度的軟墊及仿皮物料,加上耳墊表面運用剪裁及不同材料,令長時間佩戴都很舒服。隨機附送硬身的便攜盒,提供足夠的保護性,亦可收納不同配件。





實測:隨訊源及編碼帶來不同表現
先說降噪表現,開啟正常模式下已有不錯效果,在路上有效減少不少噪音,而筆者試過在巴士上坐近引擎位置,都頗為寧靜。而「最大」的設定會把咪高峰靈敏度推至最大,以提升降噪效果,因此遇到較劇烈的搖晃或碰撞時,有機會振動轉化成干擾聲音帶到耳機當中,所以官方建議用家在家中、餐廳或辦公室等相對靜止的狀態下才使用「最大」的設定。
在聲音測試方面,筆者以 Samsung Galaxy Note 10 Plus,播放森口博子《水の星へ愛をこめて》的 24bit/96kHz FLAC 檔案,同時對比 LDAC 無線傳輸及 USB 連接下的表現,發現 AONIC 50 在 LDAC 連接下已有良好表現,頻段間有不錯的平衡,亦有完整的空間感,各樂器也有明確的定位,人聲在靠近的位置,明亮而具穿透力,低頻亦算飽滿,唯獨是線條感只屬一般。在有線連接下,背景部分更寧靜,弦樂及鋼琴的質感更為立體,整體的線條變回明確一點,可說是進一步解放了單元的潛力。換上iPhone 11 Pro Max,於moov上聽RubberBand的《First Date》,雖然連接變成aac,但也有豐富的音樂感,平衡度也跟隨錄音變化,低頻部分有不錯的力度,特別是低音結他的有豐滿的質感,令歌曲的感覺更Groovy。只是聲音較埋身,層次感稍遜,不過換到Android聽相同歌曲,又得回較大的分離度,跟iPhone緊密的表達不同,看用家喜歡哪一種取向。
Conclusion:「全能型耳機 高水準有線/無線配套表現」
說實話,最初對AONIC 50不算太高的期望,都是近年大熱的降噪藍牙無線頭戴式耳筒。不過實測過後發覺聲音表現在中上水平,而且在使用過USB模式後,像見到新的天地,雖然市場上也有USB連接的耳筒,但連同降噪功能及環境模式,也擁有豐富的藍牙編碼選擇的,又寥寥可數,這令AONIC 50變得更為全能,無論是有線與無線,也有高水平的表現。
AONIC 50 規格
♦類型:罩耳、封閉式
♦ 單元:50mm
♦ 頻率響應:20 to 22,000 Hz
♦ 靈敏度:97.5 dB/mW@1kHz
♦ 阻抗:39Ω
♦ 最大輸入:100mW
♦ 藍牙版本:5.0
♦ 支援編碼:aptX、aptX HD、aptX LL、SBC、AAC、LDAC
♦ 使用時間:20小時
♦ 重量:334g
♦ 查詢:3106 3338(Q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