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隨身 Hi-Res 音響系統已經成為很多發燒友的生活必需品,而這方面的表表者肯定非Sony莫屬。大家不要忘記,自Sony在1979年推出Walkman後,個人隨身音響系統這個概念迅改變了大部分人聽音樂的習慣,隨時隨地收聽美妙樂曲已不是夢,也為現時流行的個人隨身Hi-Res音響系統奠下基礎。在Walkman面世即將踏入40周年的今天,Sony推出了3款高質素的入耳式耳機,分別是 IER-Z1R、IER-M9 及 IER-M7,在這篇特集中會詳細講解。
Sony 耳機在專業界別的優勢
說起Sony耳機,不得不說一款專業耳機 MDR-CD900ST,此錄音室專用耳機,常出現在日本歌手的MV内,雖已推出多年,亦已不合Hi-Res音樂要求,可是其平衡傳真的聲底,加上迷人的人聲演繹,今時今日仍受到日本各大錄音室歡迎,不少日本歌手在錄製歌曲時都會以這款耳機監聽自己的聲音。再說,MDR-CD900ST 只在日本市場有售,定價一點也不高,很多發燒友也會購入作欣賞音樂之用,多年來的評價也甚高,尤其用來收聽日本女聲,那種獨特的甜美,很難在其他耳機中聽得到。
1995 年加推專業型號
其實此機最初只是日本 Sony的 CBS錄音室專用,因表現極佳,在外界的強烈要求下於1995年以專業型號對外發售,直到今日在日本錄音室的使用率達90%。不過,此機始終是專業用途,耳機線長和使用6.3mm插頭,也會對便攜性帶來影響,嚴格來說並不適合外攜出街,一般用家選擇的只會是非專業用的大眾型號。所幸是因專業型號的經驗,在Sony的旗艦及高階型號中,都存在著MDR-CD900ST部分特性,只是會隨著技術進步在規格上強化,但總會保留一股發燒友口中的「Sony味」。
究竟 Monitor監聽耳機是甚麼? 又是否岩我呢??
甚麼是Monitor耳機?其實即是監聽耳機,一般用於錄音室。由於要達至監聽錄音要求,故此三頻一定要平均,盡可能少一些「味精」和「性格」,也要分析力好得可把不同聲軌的層次重現。近年隨身聽愛好者對質素追求日高,也有發燒友直接用 Monitor耳機聽音樂。可是亦有不少問題出現,因為多數 Monitor耳機都比較難推動,對訊源有一定要求,若只以手機或入門級播放機直推,難以發揮出最好效果。另一個問題是其過於傳真風格,往往會令不是那麼好的音樂錄音缺點表露無遺。就算是好的錄音,也會令某些鍾情 Hi-Fi 味的用家感覺平淡。
Hi-Fi 級耳機又是甚麼呢!!?
Sony 很多著名耳機型號,雖會用上部分自家專業耳機的技術和調音,但針對發燒友的 Hi-Fi 耳機,會注入更多品牌風格,在傳真之餘亦能令音樂質素提升及添加味道,與專業用型號是完全兩種取向。當然在玩家角度,絕對想花錢買耳機,同時具備 Monitor 耳機的監聽效果,亦具備 Hi-Fi 耳機音樂感。幸好不少品牌也了解到用家需要,在高階及旗艦取耳機中,把兩種元素結合,如 Sony 最新旗艦王 IER-Z1R 入耳式耳機,就是擁有監聽效果和 Hi-Fi 味道的成品。除此之外,Sony幾年前旗艦入耳式耳機 MDR-EX1000,正是以錄音室專用 MDR-CD900ST 監聽耳機作為基準調音,並成功把監聽和 Hi-Fi 元素融合的一時佳作。
Run-in 煲機小知識
就算已擁有一隻高質素耳機,但要把耳機的質素發揮到極致,就必要確保閣下的耳機已得到全面 Run in。就好像運動員一樣,即使有好的體格,也要經過熱身、練習才可有好的表現。一對新耳機,單元、震膜也是全新,在沒有經過運動前,單元、震膜的活動幅度未能完全擴展,在經過特定的 Run in 程序後,單元、震膜的活動幅度,以至線材和其他元件都得到熱身,使表現可達到符合規格所標示。用家可聽到高、中、低頻的表現範圍更廣,聲音也更順滑流暢,甚至是更廣闊的音場。要把耳機 Run in,最普及做法是以「煲機碟」(Burn in CD)去播放不同頻率,令耳機得到充足運動。當然,沒有為耳機進行 Run in,隨著不停使用,其實也已是在 Run in 了。可是這種一面聽一面 Run in 方法,一來所需時間較長;二來是用家所聽音樂類型可令三頻 Run in 不平均,只偏重某段音頻。
煲機王《Burn In CD》煲機心得!
說到煲機碟,個人認為最好用的是由 STS digital 老闆兼發燒錄音師 Fritz de With 親自炮製的《Burn In CD》(又名煲機王)。此碟共有 9 段,採用 Kharma、Siltech、Schoeps、Marantz 及 Weiss 等多種名貴器材來製作。並採用真實樂器演奏錄製,煲出來的聲音,會比用頻率訊號噪音 Run in更自然。而且是採用頻率響應最寬闊的原聲樂器,包括管風琴及鋼琴,再加上高音響徹雲霄的短笛、能產生驚人低頻的低音大鼓、低音提琴,讓您的耳機得到全面 Run in。至於如何使用《Burn In CD》也有一些小心得,首先是接駁耳機訊源,最好選自己設備中推力最好的器材。若要把 CD 轉為音樂檔放入手提播放機,也請選擇轉換為 WAV 及 AIFF 等無壓縮格式,若使用 MP3、WMA、AAC 這些壓縮格式,會損失高、低頻段的訊號,對 Run in 效果有一定影響。《Burn In CD》是比較全面的煲機碟,而外地版封套(右)與之前香港(左)買到的版本不同。)
《Burn In CD》推介曲目
1. 低頻/高音管風琴
2. 打擊樂器高音
3. 打擊樂器低音
4. 打擊樂器超高音
5. 鋼琴低音/高音
6. 快速敲打打擊樂器從小型器樂
7. 長笛、低音色士風、中音色士風和超低音大提琴
8. STS Television製作聲音資料庫
9. 消磁煲機專用訊號
煲機貼士三部曲
- 《Burn In CD》使用方法很簡單,煲新耳機首先要確認訊源的音量調到最低位置,然後開始播放,再逐漸提升音量,到剛開始聽清楚CD聲音,便可以停止提高音量。跟著便連續播放三次第1至第9曲目,之後,可再提高少許音量連續重覆播放四小時。這些動作是令耳機單元適應運動,因為新單元未活動過,彈性較低,一開始就播放大音量,很容易令單元損壞。
- 待耳機熱身後,就可以正式Run in。首先要先確認訊源的音量是調到最低位置,揀選第9曲目播放,然後逐漸提升音量,直到此曲目開首的低頻聲音在自己可接受收聽的範圍,便用這個音量去Run in耳機。記著,音量不要超出自己可接受範圍,因為音量太大,煲機所發出的噪音有可能會對耳機造成損壞。但又不要過於細聲,因音量太細的話,不能完全震動單元,達不到Run in效果。建議大家在Run in之前,先用耳機聽一些熟悉的音樂,以便感受到將來Run in後的變化。正式的Run in方法,是把《Burn In CD》第1至第9曲目連續重覆播放,一般耳機約需煲100小時以上才穩定下來,沒有「速成劑」!
- 如何才算Run in完成呢?一般來說,耳機每煲一段時間後再聽,都可聽出變化,當這個變化不再出現,就代表耳機已成形了,Run in程序可算大功告成。還有一點需要留意,《Burn In CD》是全頻地對耳機進行Run in,煲完後三頻可能會太平均,未必符合每一位用家口味。又由於碟內始終沒有人聲,聽某些歌曲可能會有人聲凹陷現象。故此用家可以在煲機過程中,夾雜播放自己喜歡音樂,例如用四小時播放《Burn In CD》後,再用四小時播放心愛的樂曲,這個方法煲出來的效果,可能會更合自己味道。
欲速不達 長期為煲機奮鬥
有幾點希望大家注意,每日煲耳機最好不要超出8小時,讓耳機得到適當休息。而且大家在Run in過程中千萬不要太心急,以為音量大一點就可煲得快一點,一不小心對耳機造成損壞就後悔莫及。在長期為煲機奮鬥日子,或許有一段短時間會覺得音質變差,不用怕,大多耳機也有此過渡期,只要繼讀煲下去聲音就會變得更加好。不過,《Burn In CD》已不用易買到,大家可至外國網站看看可不可以買得到,就算買不到封面有中文字版本,也可在外國網站看到另一個封面的版本,希望大家可找到。
煲錯機不滿意?? 將耳機還原初始狀態!?
最後一個小貼士,有些朋友可能會在煲機後覺得效果不滿意,補救方法也很簡單,根據坊間的土法,只要把耳機連接舊式FM收音機(手提及調諧器亦可),然後調至沒有頻道位置,即是會發出「沙沙」聲位置,煲一段時間後,耳機可以「還原」至初始狀態。但要留意音量,好似煲機咁要慢慢,由細聲開始,之後最大聲都要在人耳接受到嘅程度。而每對耳機需要的時間都不同,要不時自己留意聲底變化。(我們絕不建議一般用家胡亂使用此方法,因為如果使用時間不當,會為耳機帶來損耗,敬請留意。)
【下集提要】同大家分享 Sony 全新 Signature Series 及 In Ear Monitor 耳機點樣玩盡佢!
更加會同大家分享每一隻 Sony 全新耳機的製造工藝,以及由 Sony產品設計部音響工程師桑原英二先生同大家分享 IER-M7、IER-M9 及 IER-Z1R 呢三隻耳機在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且細說一下日本近年漸漸對舞台監聽耳機需求迅速增長並在音響發燒友間流行起來,大家千萬要留意我地【盡玩 Sony Hi-Res 旗艦三傑 : 活學耳機潛力秘笈(後篇)】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