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忙於宣傳最新鋼琴專輯《Liszt · Chopin ‧ Schubert ‧ Mendelssohn》國際級鋼琴演奏界新力軍張勝量 (牛牛) 最近就接受了我們專訪, 大談自己對鋼琴、對音樂睇法。言談間牛牛更透露正部署與香港本地歌手合作計畫, 在未來日子都會經常各大媒體平台見到他的身影和聽到由他演出的作品。
# 何謂「音樂是一個多層面藝術」?
牛牛 4 歲開始學琴,6 歲已在廈門舉辦了個人首個獨奏音樂會, 其後更被破格錄取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首屆大師班,師從多位教授級名師。8 歲的他在法國西博克國際鋼琴藝術節上舉辦音樂會,更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音樂頒獎禮上彈奏過《C小調鋼琴協奏曲》,在坐觀眾之一的王子查理斯都曾對其演出表示高度評價。談及之前在官方專訪提到的「音樂多層面」論,牛牛坦言每次演繹音樂的過程都是一次令經典作品重生過程。他強調每次演繹經典的過程都是一種「雙向」交流, 因彈奏過程除是為經典曲譜賦予生命外, 自己亦會在演奏過程中參透樂曲編撰者的情緒, 是一種思想與樂曲作交流精神活動。要達到這種境界, 牛牛強調是要經歷多年來的反覆練習才會應付得到。牛牛指他平時平均練習時間都有 6-8 小時, 但如果遇到特別的演出或比賽, 他更會在將練習世界增加到每天 10 – 12 個小時或更多。牛牛強調自己十分嚮往練習的過程, 因此每次反覆練習同一首樂曲時都會有更深一層體會。
# 為錄製樂曲時的最大挑戰 ?
牛牛強調當下錄音設備在聲音上像真還原力非常高, 即使一些極細微瑕疵都會被放大。因此牛牛往往都會為錄音而將精準度門檻提高, 希望在三 Take 內完成一首歌的錄製工序。他強調當下剪接設備其實能將任何旋律併湊成為一首樂曲, 但卻失去一首樂曲應的真實情感, 因此他與錄音師和混音師的共識都是已最原真和最少剪輯為製作 《Liszt · Chopin ‧ Schubert ‧ Mendelssohn》時的大原則。被問到閒餘時間做甚麼, 牛牛笑言自己除會反覆細味自己喜愛古典經典作品外, 亦會留意留意世界各地流行曲的最新動向。對於聽歌習慣, 牛牛坦言因方便, 平時都比較喜愛用耳機或藍牙喇叭聽歌, 但強調聽古典作品時, 最好是用上專業級數的耳機或喇叭系統, 才可以感受到聲音應有的細節線條。
# 曾否為專輯 Mastering (後製) 部份給予建議 ?
提及新古典專輯在世界著名錄音室 Emil Berliner Studios 錄音, 牛牛表示今次錄音要遠赴柏林, 更由格林美得獎者 – 德國錄音工程師及監製 Rainer Maillard 操刀錄音都為他帶來一個極大新新鮮感, 擦出了不少新的火花。他憶述起今次錄音的進度比預期中快, 剛好比預期快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然而牛牛並沒有鬆懈, 把握剩餘的時間與 Rainer Maillard 反覆細聽每段錄音, 即場提出改善或修訂的建議。他笑言初剪版 Demo 經常要來回兩地才可順利完成校訂, 工序繁複且相當耗時, 因此已學懂把握與後製人員的相處時間, 即場與後製人員校對錄音效果及專輯雛型, 加速專輯製作的進度。
# 對香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感覺 ?
對於對香港古典音樂愛好的感受, 牛牛笑言覺得香港音樂發燒友對古典音樂的認知非常深, 對其表演亦感到相當雀躍。他強調為香港古典音樂發燒友感到十分恩喜, 並非常感激他們對古典音樂的熱情, 盼望往後日子能與流行曲歌手擦出新火花, 將古典音樂推廣到更闊, 去到雅俗共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