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身邊有不少朋友睇過《玩轉腦朋友》都認為此片的構思實在太過複雜,不單只 “玩轉老朋友”,而且更玩轉埋小朋友。 而此片最近就推出了行版藍光碟,究竟內裡會否又有驚喜玩轉人內容呢 ?
影碟規格:
視頻編碼:MPEG-4 AVC / 分辨率:1080P
語言: 英語 DTS-HD MA 7.1,粵語,國語,泰語,韓語,葡萄牙語 Dolby Digital 5.1
字幕: 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英文,泰文,印尼文,馬來西亞文,韓文,葡萄牙文
特別收錄:
-《熔岩熱戀》短片
– 韋莉的第一次約會
– 彼思之路:《玩轉腦朋友》的團隊
– 綜合的情感
– 旁白解說
港版藍光拆封
今次港版藍光碟包裝依然多花款,除了最低門檻的 2D 單碟版以及 3D 單碟版,更有 2D+3D 限量鐵盒版等。而小編手上的一隻是 2D+3D 版,內容相對豐富,封面也好像較 2D /3D 獨立版靚 D。碟片規格上,兩隻碟都以 BD 50 作收錄,而 2D 碟的用量就有 43 GB,正片部份約佔 24GB。而 3D 碟的實際內容約佔 43GB,正片容量就有 27GB,比 2D 正片稍稍高出了些少。
畫質保持大作水準
小編以 2D 版作今次碟評作聲、畫測試。其以 AVC (High Profile 4.1) 作編碼的畫面數據喔平均流量為 24 Mbps,在數據上算是中高的水平。而其畫面所呈現的高光位、暗位在全高清 1080p 的播放器才下都顯的細緻自然,例如阿樂身上的光環、阿愁的冷衫紋理以及情緒專員有點像尼龍的頭髮在每個場景都有一貫的細節表現,以一套 2015 製作的全 CGI 卡通來講算是搵陣可安心收貨。
∇片中有不少特寫近頭都見到卡通人物在面相上特意加入瑕疵感,令卡通公仔趣緻得來也更為人性化得來。小編較喜歡迪士尼卡通的原因是他們的 CGI 不會刻意地仿生,(如日本 CGI 卡通大片一味求真),所以在保留得意細節同時也保留了童真感覺。
∇迪士尼卡通在仿生與童話之間向來都取得一個較佳的平衡點,所以其畫面除細緻之外,也有一種仙境感的唯美味道,即時出品間中有失手,但論聲、畫效果就一向交得頗足。
DTS-HDMA 聲效 – 動態細節具逼力
聲效上,此片仍沒有出現大家期待已久的 Dolby Atmos 聲效編碼聲軌 (即使迪士尼由 <Barve> (2012) 起已經大規模以 Atmos 格式作混音,但目前其發行的藍光碟仍沒有出現過收錄有 Atmos 聲效),但其 DTS-HD Master Audio 7.1 (48 kHz / 24-bit) 的聲效編碼碼率仍然都有 3.2Mbps,在細節、空間定位以至量感上都有完整細緻質感。而同碟內也收錄了以 Dolby Digital 5.1 (48 kHz / 24-bit) 編碼的粵語聲軌,即使空間細節、音域寬廣度上不及原聲 DTS-HDMA 聲軌,但勝在對白生鬼,小朋友跟到劇情。
∇片首部份雖然以對白較多,但當鏡頭切換到腦控室時,客觀世界的獨白話音就會順勢切換,定位感和空間感也很足,混音應該都花上了不少心思在呈現在種隔牆有耳的效果。而 Chapter 5 與 Chapter 6 中間的衝出記憶球管道位情節都呈現出極豐富的空間移動感和密閉空間包圍效果,即使以 DTS HD-MA 格式呈現都不算有損失。
必試章節
最令小編意料不到的是此片中後期的位置會有大量”建築物”崩塌的場景,效果雖無《加州大地震》般山崩地裂,但震動效果和量感仍然可嚇你一嚇,包圍感和質感都做得不俗。當中小編特別鍾意一試再試的一定是 Chapter 20 的火車斷橋及記憶球櫃大解體。此段是全片最具殺傷力的高潮位。
訪問及番外短片
此碟的特別收錄也因應大勢所趨,由過去的悶爆幕後訪問,轉型為多段的獨家獨立番外短片。除了近期 Heat 爆窩心 MV <LAVA> 要返睇勁多次外,<Riley’s First Date> 以及一段常規的幕後製作人員訪問短片都會有助於你對本片解讀。
故事究竟講咩呢 ?
此片的片首部分其實來得相當正面大路,與過往迪士尼的動畫電影無太大分別。而卡通人物設計雖可愛,相信已俘虜了不少大小朋友的心呢。
玩轉老、少朋友
當五位情緒專員登場,故事就開始引入他們的情緒世界觀,為他們即將踏上的歷險鋪路。而小編最為驚喜的是製作班底可以將人的 “情緒機制” 以一套卡通的方式淺白交代出來。即使有錯漏,但仍有其可觀性和趣味感。小朋友即使在此刻未能看得透本片,將來返睇時多數都會會心微笑。(相信很多電影迷都 有這種開竅的經驗。)
愁、樂對立 ?
本作比較引人入性的地方是在懂得在引入人物、世界觀後,逐漸將主題 “變灰”。言下之意是將帶出了本作的關鍵部分 “如何正面接納負面情緒 ?” 有透過影碟重溫過本作的版友應該都會記得片首部分的阿愁一向都是五位情緒專員中,最不被歡迎的一個,而她更被阿樂視為麻煩友,經常錯手將記憶球變成藍色, 把原本美好的回憶變成一段不愉快的往事。然而,這些橋段都是為 “愁與樂” 建立一個二元對立的對峙狀態,好讓二人接著下來的冒險和彼此諒解留下伏線,為大家即將誤闖的 “夢空間”設下契機。(無錯,<Inception> 內的 “夢空間” 一詞在此片原來也可大排用場。)
愁、樂非兩極??
雖 然本片開首部分都如其它迪士尼卡通一樣,有玩玩下的胡鬧 Feel。但當 20 分鐘過去,故事就迅速進入主題,將焦點放在阿愁將家庭、友誼等幾個回憶主題島統統搞灰的大頭佛上面。而最令小編意想不到的是阿愁、阿樂竟然可以衝出腦控室,走到幾個主題島上歷險,與主角 Riley 作情感互動,極度富有反客為主的味道。
∇小編原以為情緒專員只懂得 “被動地” 對外界事物作出反應,但此片就澄清了情緒其實並非簡單的一套 Action / Reaction 有意識條件反射機制,當中還牽涉了意識以外 (無意識) 的條件反射,例如片中 Riley 在新同學自我介紹時出醜的經歷就會由有意識狀態 (清醒時)過度到無意識狀態 (夢境時),而負面情緒如憂愁或驚恐的記憶 (此部分牽涉到生物的求生本能) 會遠較正面情緒來得更為鮮明,所以阿驚抱怨夜晚來來去去都是得個幾套舊片 (噩夢) 其實都是日間清醒時所累積的負面經歷 (最為深刻經驗)。
∇電影暗指負面情緒其實是生活和成長中,需要正面學習面對的部分,無需刻意將樂、愁兩種情緒兩極化。
心理學名實體化
值得一讚的是本片將 Imaginary Friend (幻想友人) 及 “抽象思維” 兩個兒童心理學術常用術語實體化出來,並作了一個到位又荒誕的演繹方式引爆出笑位和驚險位,對此名詞稍稍有概念的影迷應該會在此部份會心微笑一下。
∇片中雖然以腦朋友的冒險作為主線,但在客觀世界中 Riley 的處境其實都頗具人生寫照味道,相信都會引起不少老朋友的共鳴。「少年不識愁滋味」恐怕已不再適用於這個時代了。
結語
《玩轉腦朋友》在故事情節上雖與正式兒童心理學在分歧,但論故事和寓意都頗用心,擺脫過去無厘頭笑足 90 分鐘的格局,以迪士尼近年表現來講算是回勇作。如果你在今年暑假錯過了這部正向兒童心理大作,或睇極都未摸透其玄機,那你就真的要把握這個重新細味劇情的機會呢。